古代打仗叫「東征、西征、南征」,為何向北偏偏叫「北伐」?

樂享網 2024-01-23

在我們的印象中,北伐這個詞似乎經常出現,比如諸葛亮的五次北伐,東晉祖逖北伐,南朝陳慶之北伐,宋朝岳飛北伐,明朝朱元璋北伐,以及太平天國和後來的民國北伐等等。

可以看出,北伐作戰在中國歷史上不僅頻繁出現,而且北伐的成敗,還關系著國家的生死存亡的關鍵。這一點,我們可以通過諸葛亮和太平天國的北伐,來對比朱元璋和民國的北伐,就可看出。

不過奇怪的是,為何唯獨向北作戰時叫做「伐」,其他方向的作戰任務都叫做「征」呢?這背后有何含義?

想要明白其中含義,就要從「征」和「伐」這兩個字入手。首先我們來看看「征」字在古代的含義。

公元前1046年,周朝建立,定都豐都(如今陜西先戶縣)。之后周朝創立分封制,實行「禮樂制度」。因「禮樂制」對社會的規范合理,對人與人之間身份的劃分清晰,使得各路諸侯紛紛學習和效仿。

如果遇到一些「禮」不能解決的矛盾時,那麼可運用「樂」來緩解和調和社會矛盾。不過有些問題,是「禮樂」也無法解決的,比如反叛作亂等。

如果發生了諸侯造反的情況,周天子就會派兵平亂。但周朝講究禮數,哪怕是打仗也要先禮后兵。那麼在這種情況下,交戰時就要用「征」這個禮貌用詞來稱呼。

《孟子》記載:「征者,上伐下也」,意思是說,征討,是上級對下級的軍事行為。因此那些使用「征」字的軍事行為,可以看作是一種軍事禮儀。

當然,周朝因為分封制度的原因,各路諸侯都分布在周朝四周。若東邊有人反叛,那麼向東出兵的軍事行動自然就叫「東征」,向西和向南也是這個道理,唯獨向北不同。

因為當時北方是「狄」的地盤,「狄」是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,也是一種蔑稱。加上北狄部落作戰不講禮法,且野蠻兇殘,因此和他們作戰,根本不用講究軍事禮儀,直接開打就是了。

那麼古代用作戰爭的字有很多,為何要用一個「伐」字呢?

根據現代學者對古文字的研究發行,「伐」字最初是一個戈刃架在人的脖子上的形象文字,可以解釋為砍斷,或者斬殺的意思,是一個攻擊性很高的字。

之后經過演變,伐字逐漸用于戰爭詞組,比如殺伐,討伐,國伐,討兵等等。甚至連文人也不甘落后,發明了「口誅筆伐」這個成語。可見伐字不到非常時候,是不會使用的。

不過到了宋朝,「伐」字出現的頻率非常高,甚至在當時是「侵」字的反義。比如金國攻打臨安府的時候,《宋史》記載金兵南侵,而宋兵為保家衛國則要北伐。

這一侵一伐之間,透露了多少血淚心酸。

縱觀兩宋的歷史,史書中多次出現「北伐」這個詞。除了前面說過的岳飛北伐,還有元嘉北伐、張浚北伐、韓侂胄北伐、雍熙北伐等等。

這其中有勝也有敗,比如雍熙為收復幽云十六州而發動的北伐,結果20萬宋軍慘敗,連名將楊業也兵敗被俘,可謂損失慘重。

中國自古講究「恩怨分明」,在對待游牧民族侵擾的問題上,古人往往表現得非常氣憤。在古人的眼里,這些人四處流竄,時不時騷擾邊境,殺人越貨,搶奪資源,使得家國不安,著實讓人憤恨。

也正因如此,每每北上作戰時,很少使用軍事禮儀的「征」字,而是非要用一個有著砍伐、擊殺意思的「伐」字來表達憤怒和決心,似乎不成功便成仁,誓要將其殺個片甲不留才甘心。

而這,也正是為何古代向北作戰時不叫「北征」,而叫做「北伐」的原因。只不過因為和古文字的含義以及古代軍事禮儀相關,因此少有人知。

您可能会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