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正感到迷茫,不妨讀讀巴克曼《焦慮的人》

樂享網 2022-05-12

《焦慮的人》這是繼作家弗雷德里克·巴克曼的「暖心三部曲」——《外婆的道歉信》《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ㄙˇ》《清單人生》之后,又一新作。

如果此刻的你正處于焦慮、浮躁與無奈中,這本書或許能夠治愈你。

當今社會,每個人都想要變得更好,都在日復一日的努力著。

但生活往往不盡如人意,有時甚至面臨著越努力越焦慮的處境。

婚姻、工作、家庭、育兒、人際關系等,任何事情都會引發焦慮,沒有人敢說自己一點都不焦慮。

瑞典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·巴克曼的《焦慮的人》,關照的正是平凡中的你我。

作者以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和對人性的透徹理解,構建了一個巧妙而又暖心的故事。

一個無奈又絕望的中年人,搶劫銀行未果,倉皇逃進一間待售公寓,而后劫持里面正在看房的8名買家。

深入了解后,他竟然發現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抱怨和委屈。

有句話說,陽光之下,人各有份。

當我們意識到,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在生命長河中沉浮,就應該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。

焦慮,讓人生陷入困局

故事發生在新年前兩天。

一個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中年人,頭戴滑雪面罩,手持一把「玩具槍」,去搶劫一家銀行,卻被告知這是家「無現金銀行」。

心存恐懼的劫匪倉皇之中,逃入一家待售的公寓,而此時公寓中已經有包括房產中介人在內的八個買家在看房。

于是,戲劇性地由搶劫發展為劫持人質事件。

綁匪并不專業,她其實只是一位走投無路的普通媽媽。

她有兩個可愛的女兒,有一份工作,原本自認為過得很幸福,可生活的磨難總是來得猝不及防。

某一日,她發現了丈夫的出軌,不僅受到了長期的欺騙,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,出軌的對象竟然是自己的上司。

于是,他們離了婚,上司還辭退了她。

因為房子只登記在丈夫名下,不想影響到孩子的銀行劫匪,選擇忍氣吞聲地搬出了公寓,離開了工作的地方。

一時間,工作和婚姻都沒有了。

剛失業,手里沒有多少錢,就連一個月6500克朗的房租都交不起,而她想守護的女兒們,也面臨著被丈夫搶走的危險。

無助又絕望的她,從一個未上鎖的地下室,找到了一把「玩具槍」,開始搶劫銀行,僅僅想要得到6500克朗,結果卻是一家「無現金銀行」。

而公寓中的人質里,有中年夫妻、年輕情侶、有50歲的有錢人,每個人都仿佛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。

但深入了解后發現,有人婚姻面臨失敗、有人恐懼、有人孤獨、有人迷茫。

生活好像都是一團糟,焦慮的情緒籠罩著每一個人。

在這種狀態下,人會深陷困局,迷茫而無助。

可問題是,生活不會都如你所愿。

比如當前,因為疫情的封閉,有人面臨失業,深陷低谷,憂愁迷茫;

有人親子關系緊張,孩子叛逆,悲觀焦慮;

還有戀人分手,朋友反目,親人離去……

不同的年齡階段,不同的社會階層,不同的人生困境。

卻都指向同樣的情緒體驗——揮之不去的焦慮。

這種情緒困擾更像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群體癥狀。

與其在迷茫中讓困頓焦慮的心境束縛住,不如在希望中讓陽光驅散黑暗的迷霧。

在無人知曉的日子里,努力沉淀自己,然后靜候風來。

即便世界沒有變得更好,也依然勇敢面對生活的狼狽不堪。

因為,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,一次挫折也荒廢不了整個人生。

焦慮,源于對未知的恐懼

網絡上曾有人問:「人為什麼會焦慮?」

高贊回答:「焦慮的本質是我們害怕搞砸了自己的人生。」

在看房的8個買家中,有一位叫扎拉的50歲銀行白領,雖然有著令人艷羨的工作,收入不菲,卻過得并不快樂。

因為她有著不為人知的情緒困擾,無法排解的內心憂傷。

之所以來看這間公寓,是因為從陽臺可以望見一座橋。

而她心底的故事就與這座橋有關。

她一直不敢開啟一封一個陌生中年男人的來信,而這封信在她的挎包里躺了十年。

十年前,有個男人寫了一封信,把它寄給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女人,然后送孩子上學,在他們耳邊小聲說愛他們,接著一個人開車去了水邊,爬到一座橋的欄桿上,跳了下去。

原來,這個中年男人把自己所有的錢給了銀行投資,又以此作為貸款的擔保,用新的貸款還了舊的貸款。

結果金融市場遭遇危機,投資失敗,血本無歸。還有貸款無力償還,生意也隨之破產。

男人特別崩潰,他付出畢生積蓄,卻換來債臺高筑,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。

當他想再貸款以償還債務時,因為沒有抵押,接待他的銀行職員扎拉根據規定,拒絕了他。

絕望的男人,最終選擇跳橋,結束了生命。

做出這個決定前,他給扎拉寄了一封信。

從此,扎拉開始了十年的噩夢,愧疚和自責讓她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。

她害怕,這個男人怨恨她,在信中譴責她,把選擇ㄙˇ亡歸結為是由她的行為導致的。

她恐懼,如果別人知道了這件事,會讓她身敗名裂。

多年來,她深受情緒的折磨,失眠抑郁,性格孤僻,獨來獨往。

就算看過不少心理醫生,也毫無用處,漸漸活成了情緒的奴隸。

因為她不敢敞開心扉,沒有勇氣面對自己,更恐懼未知的一切。

在生活中,面對情緒問題時,有很多人會這樣想「我太焦慮了,我想擺脫它,但是我害怕做不到。」于是越恐懼,越焦慮。

常常沉湎于過去不好的記憶,想象著未來可能發生的焦慮的場景,就會陷入情緒的深淵,無法自拔。

影片《哈利波特》中有一句話:

「你所恐懼的,是恐懼本身。」

如同陷入流沙中的人,越是掙扎就會在流沙中陷得更深。

如何克服焦慮,做情緒的主人,引人深思。

緩解焦慮,從改變自己開始

故事中,所謂的劫匪并不是真的想要犯罪。

她只是被逼無奈,在極度的焦慮中,選擇走極端。

她在與其他八位買家對峙的過程中,他們之間竟開始了神奇的坦誠相待,每個人都講出了自己的故事。

表面看,大家都無憂無慮,可深入了解后才發現,家家都有難念的經。

一對年輕夫妻,曾經很相愛,卻因為諸如養不養鳥的小事爭吵不休,想通過換個空間,找到和諧。

不僅如此,他們甚至對未來能否做個好父母,都感到迷茫。

還有一對中年退休夫妻。

妻子退休前,是一位高級分析師,事業有成。可丈夫因為多年來支持妻子,事業上毫無起色,草草退休,時常情緒失落。

妻子想要彌補丈夫,就帶著他不斷地看房子,而每次丈夫都能挑出很多毛病,以此來證明丈夫的能干。

可夫妻關系還是漸行漸遠,瀕臨破裂。

還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,總是跟人說丈夫在樓下停車,可真相是她的老伴早已去世。

她只是孤獨,為了安慰自己孤寂的心,選擇出售公寓,而自己躲在買房人的隊伍中,感受片刻的熱鬧。

就這樣,一群各自焦慮的陌生人,在一個特殊的情景下,在相互暢談和鼓勵中緩解了焦慮,彼此治愈,重新升起對生活的希望。

原來,每個人內心都有不為人知的黑暗角落。

當我們開始覺察自己,敞開心扉,選擇原諒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。

就不再恐懼,有了面對人生的勇氣,人更多的需要關注當下,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。

正所謂心中有陽光,即使寒冬也有溫暖。

最后,所有人都寬恕了綁匪,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。

年輕夫妻因為愛而和解;中年夫妻開始理解對方,愿意攜手共度余生;孤獨的老人也不再孤獨,因為她要把房子租給綁匪和她的兩個女兒。

而扎拉也勇敢地展開那個陌生人的信,竟欣喜地看到了令人感動的五個字——「不是你的錯」。由此打開心結。

每個人都有絕望的時候,沒有什麼比自己內心的堅強更重要。

余華曾說過:

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把心掏出來,自己縫縫補補,然后睡一覺醒來,又是信心百倍」。

要相信糟糕的心情和境遇,就像空中的烏云,總會飄散遠去。

讀過一句話,關關難過關關過,夜夜難熬夜夜熬。

悲喜自渡,他人難悟。

一個人只有改變自己的心態,為疲憊悲觀的心靈注入愛、理解、寬恕和希望,才能走出心里的牢獄,獲得解脫和快樂。

書中有一處有趣的場景。

當綁匪拿著「玩具槍」來到銀行柜臺前,一個名叫倫敦的銀行柜員,前一分鐘還在忙著刷網頁,只是為了確認兩個出名的演員究竟有沒有失婚。

因為知道別人過得不開心,她自己的焦慮就會減輕一點兒。

有時候,打敗一個人的不是焦慮本身,而是對待它所抱持的態度。 

故事在結尾給了每個焦慮的人一個圓滿的結局。

讓人在笑中感受到暖心,在哭中體會到被治愈。

它是一個關于劫匪和人質的故事,更是一個關于人生困境和心靈救贖的故事。

每個人的故事里都透露著生活的不易,只有強大自己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。

正如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中說:

「焦慮與人類同時誕生,而且我們永遠無法掌握它,我們將不得不學會與它一起生活,就像我們面對暴風雨一樣。」

人生海海,充斥著各種苦難。強者恒強,弱者恒弱。

只因弱者總想著依靠別人,而強者知道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。

要相信,路過的永遠是風景,留下的才是人生。

愿往后余生,每個人對生活,能不慌不忙;對自己,能不忘初心。

做自己的擺渡人,就算悄悄崩潰,也能默默自愈。

您可能会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