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解讀《遠大前程》:人性中最大的陷阱,是「嗜欲」

樂享網 2024-04-28

《遠大前程》寫于1861年,被譽為狄更斯的巔峰之作。

小說講述了孤兒匹普從少年到中年的成長經歷。

二十多年來,他一直試圖擺脫自己低微的出身,渴望融入上流社會,成為上等人。

在追求遠大前程的過程中,匹普確實也交到過好運,因為一筆突如其來的遺產饋贈,過上了紙醉金迷的生活。

可惜好運并不長久,短暫的享樂之后,他的美夢被現實擊碎。

經歷了人生的起落和理想的幻滅,匹普終于領悟:

人性中的貪欲,遲早會演變成無法被填滿的黑洞。

羨慕別人的生活,是一種愚蠢

年少時期的匹普生活在倫敦鄉下,父母雙亡后由姐姐一家代為撫養。

姐夫喬是一個鐵匠,與姐姐暴躁的性格相比,喬不僅為人溫和有禮,而且秉性良善,一直把匹普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來照顧。

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,雖然日子過得很清苦,但那時匹普的內心是滿足的。

直到7歲那年,他經人介紹,去到郝薇香小姐的莊園做短期雇工。

在那里,匹普遇到了同齡人艾絲黛拉。

艾絲黛拉是郝薇香小姐的養女,不僅長得美,穿著打扮也十分精致,身上處處流露著上等人的高貴氣息。

年少的匹普被艾絲黛拉深深吸引,再加上親眼目睹了莊園中優渥的生活條件,他從此對繁華世界心生無限向往之情。

在羨慕他人的同時,他也開始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與不滿。

曾經他一心期待著長大后能跟著姐夫喬當學徒。

自那之后,他不僅抗拒這樣的安排,更覺得與莊園相比,家中的一切顯得那麼粗俗下ㄐ丨ㄢˋ。

在莊園工作了大半年后,匹普接到郝薇香小姐要辭退自己的消息,無奈地回到鐵匠鋪,開啟學徒生涯。

一切看似又回到了原點,可匹普的內心卻再也無法平靜。

因為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卻無力改變,他便把責任都歸于家庭的貧困,看什麼都嫌棄。

然而,越是如此,越讓他變得自怨自艾。

在當學徒的日子里,匹普每天都垂頭喪氣。

正如書中所說:「天下最苦惱的事,莫過于看不起自己的家。」

說到底,他之所以會心態失衡,都是攀比之心被誘發的結果。

欲望驅使著他想要成為和艾絲黛拉一樣的上等人,過一樣富有的生活。

殊不知,這份貪婪正帶著自己一步步走向欲望的深淵。

聽過一句話:我們的不幸,皆因浮躁著靈魂,攀比著他人。

總是向往別人的生活,羨慕別人的所得,等于將悲喜都交由他人掌控。

在這樣的對比下,欲望不斷攀升,痛苦也只會越來越深。

控制不住欲望,最終會被欲望控制

有人評價,《遠大前程》是一個關于「造夢」的故事。

單從匹普的經歷來講,確實如此。

回到鐵匠鋪當學徒后,匹普雖然時刻都在期盼成為上等人,但他自己心里其實很清楚,那不過是荒唐的妄想罷了。

然而有一天,妄想卻突然成了現實。

在當學徒的第四年,賈格斯律師找到匹普,并帶給他一個好消息:

有位匿名的富豪想要捐給匹普一筆巨額財產,讓他離開家鄉去倫敦接受上等人的教育。

從天而降的好運,讓他一夜之間,從窮小子變成了富有的遺產繼承人。

按照約定,他需要跟隨樸凱特先生好好學習,提升學問和品行,成為一名合格的紳士后,才能真正領到遺產。

可匹普很快就被上流社會的奢靡生活沖昏了頭,開始游手好閑、吃喝玩樂。

為了裝排場,他還給自己雇了跟班,揮金如土,以上等人的姿態自居。

而這些龐大的開銷,全部都是以借債記賬的形式來維持。

到后來,債務越積越多,處境每況愈下,匹普只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早日拿到遺產。

但好運早已用盡,等待他的,只剩殘酷真相。

23歲時,匹普終于見到了資助者,原來是自己曾在年少時期施救過的逃犯馬格韋契。

馬格韋契為了報恩,被放逐后一直在海外做牧羊人,將血汗錢都攢下來,寄回國用以資助培養匹普。

在此之前,匹普一直認定,自己的資助者應該是郝薇香小姐,并暗自期待著有朝一日可以繼承莊園中的遺產,從此化身為真正的有錢人。

馬格韋契的出現,就像一記悶棍,打得他猝不及防。

在聽完馬格韋契的講述后,匹普悔恨長嘆:

「要是他一輩子不來找我有多好,讓我守在那打鐵間里,縱然日子過得不如意,可也比現在安心。」

可惜世間沒有后悔藥。

自他貪慕虛榮的那一刻起,悲劇就已經注定。

凡事都有代價,而縱欲的代價,就是讓人日漸沉淪,迷失方向。

不知節制,必遭反噬。

一個無力控制欲望的人,遲早會被欲望所控制。

真正的成熟,從節欲開始

如果說匹普曾用了十年的青春時光做了一場大夢,那麼夢醒時分,也就是他的重生之日。

這也是為什麼,在得知馬格韋契的重犯身份后,匹普雖然內心深感畏懼,卻依然選擇盡己所能地保護對方。

不僅如此,在自己已經負債累累的情況下,他還是拿出手中僅有的一筆錢,用來幫助好友赫爾伯特投資事業。

事實上,匹普原本就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。

如今迷途知返的他,內心正直的品性也得以重新萌生。

之后,匹普和朋友三人,想幫馬格韋契偷渡離開英國,卻以失敗告終。

馬格韋契身負重傷后被捕,所有財產也全部被充公,但匹普仍每天堅持去監獄看望他,直到陪伴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。

自此,恩人病逝,朋友遠去,心愛的人也已嫁為人婦,只剩匹普孤單一人留在倫敦。

而在他落魄病倒之時,是姐夫喬來到他的身邊,悉心照料他并替他償還了部分債務。

物欲薰心時,匹普曾把家人視為拖累,好在喬從未介懷。

喬的無私包容,給予匹普從低谷中重新站起的來勇氣,也讓他更加懂得了感恩。

小說結尾,匹普離開英國投奔朋友赫爾伯特所在的公司,憑著勤奮與才干,不久就被委以重任,最終成功升任股東。

多年后,匹普重回故里,懷著對過往的憑吊之情,來到郝薇香小姐生前居住的莊園,意外與艾絲黛拉相遇。

久別重逢,往事已遠,兩顆歷經滄桑的心終于靠在了一起。

最后,匹普拉著艾絲黛拉的手,一同走出那片廢墟。

「月光皎潔,靜穆寥廓,再也看不見憧憧幽影,似乎預示著,我們再也不會分離了。」

此情此景,讓人既感動又感慨。

黃粱一夢已成空,但我們知道,屬于匹普的遠大前程其實才剛剛開始。

那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,一步一個腳印搭建出來的人生。

狄更斯寫道:「如果你不能順著直道正路做到不平凡,可千萬別為了要不平凡而去走邪門歪道。」

我們常以為,所謂成功,就是賺很多的錢,過榮華富貴的生活。

太盛人貪欲,卻是一個巨大的陷阱,步步引誘著你跌入深淵。

古有名言:「嗜欲者,逐禍之馬也。」

人活到極致,是懂得節制。

狄更斯《雙城記》寫道:「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」

任何時代都充滿著正義與邪惡,光明與黑暗,因為人性本有兩面。

人皆有欲望,過則為災。

保持清醒與節制,才能在歲月的長河中,修煉出最好的自己。

您可能会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