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荒原狼》:所有孤獨的人,都能從它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

樂享網 2022-04-17

德國作家赫爾曼·黑塞于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,被評論家譽為「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」。

然而,盛贊背后,卻是黑塞「煉獄般」的人生。

1920年,43歲的他一夜之間跌落絕境。

一戰爆發后,反戰的他被社會疏遠,父親去世,婚姻破裂,朋友反目,他離鄉背井,開始流浪。

極致的孤獨將他摧毀,黑塞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,無數次自盡未遂。

經過72次心理治療,才擺脫了精神危機。

從地獄歸來的黑塞,卻迎來了他的創作巔峰。

尤其是1927年創作的小說《荒原狼》,被譯成20多種文字,近百年來,霸屏治愈系小說排行榜前列。

這本書,展示了人類如何渡過精神荒原,完成高難度的自我救贖。

《荒原狼》掀起的「狼潮」經久不衰,幾乎所有人在孤獨的「荒原狼」身上,找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
在《荒原狼》中,黑塞化身為一個叫哈勒爾的中年男人,正在經歷他人生的至暗時刻。

哈勒爾出生于嚴苛的牧師家庭,向往自由的他,從小被視作家族的「異類」。

長大后,他被逼考入神學院,在ㄙˇ板的教條中飽受折磨。

為了擺脫痛苦,哈勒爾與家庭決裂,獨身一人闖入動蕩的社會,成了一名職業作家。

彼時,德國卷入一戰,整個社會,道德崩塌,人人逐利,暴徒狂歡,散發著ㄒ丨ㄝˇ腥腐朽之氣。

哈勒爾不滿于此,他散布反戰言論,撰寫尖銳的文章,斥責當局,呼吁和平。

他本以為振臂一呼,必然擁躉者眾,卻不想竟無人理會,還頻遭戲弄與ㄉㄚˇ壓。

到頭來,自己反而成了那個人人嘲諷的「跳梁小丑」。

一時間,家人以他為恥,妻子含恨離開,昔日的好友人間蒸發,獨留哈勒爾在輿論的風暴中心。

這天,哈勒爾偶遇了一位教授朋友,并意外地被邀請去做客。

他欣喜若狂,卻不想一陣交談下來,朋友與他絕交,還不顧情面地轟他出門。

寒風瑟瑟中,哈勒爾惶惶如喪家之犬,失魂落魄地走著,忽然一群孩子跑過,大喊著「快看那個賣國賊!」

是的,哈勒爾因為抨擊政府,被德國主流媒體誣陷為「叛國者」。

他搖了搖頭,自言自語道:「原來,我才是那個格格不入的人。」

他感覺自己「像一只家畜群中的荒原狼,誤闖入人群,又迷失了方向。」

從此,哈勒爾隱姓埋名,自稱「荒原狼」,離開家鄉,四處漂泊。

黑塞在小說里寫道:

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匹甘于孤獨卻又渴望被理解的荒原之狼。」

人生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程,誰都可能成為那個「不合群」的人。

有人戴上面具,隱藏內心,盲目合群,就有人敢做真我,赤裸裸與這個世界正面交鋒。

一個人的靈魂越是獨立,也就越容易被群體所孤立。

只有內心強大的人,具備一定程度上狼性的人,才不至于被群體顛覆,堅持做自己。

就像哈勒爾,反戰在當時的德國社會,是絕大多數人眼中的異類。

但幾十年后們,時間的覺醒,人們才理解了——在那個社會,只有他才是正常人。

內容未完結,請點擊“第2頁”繼續瀏覽。

您可能会喜欢